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型诈骗工具尚无监管区域

2020-05-10 淮安装修公司

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型诈骗工具 尚无监管

成病毒传播新路径 专家提醒:切莫见码就刷

小小的正方形二维码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理论上讲,如果二维码扫描后得到的是单纯文本信息,一般不会中招,但如果解码后得到的是一条址链接,或运行程序,就要警惕了。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一切与绑定的隐私,甚至被乱扣费。

近日,有友@萤火虫反映,近日在上看到一个半价的旅游团购的二维码信息,于是对二维码进行了扫描,扫描后跳出一个软件安装的界面,于是随手就点击了安装,到了月底缴费时,才发现话费比平时超出了一倍,查询后才得知被绑定了扣费软件。

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二维码的生成极其简单,而二维码的运行尚处于无监管状态,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型的诈骗工具。

二维码:生成方式简单

昨日,联通公司一名资深络专家向详解二维码是如何传播病毒。专家说道:二维码本身是不带病毒的,它只是一个介质,一个编码。

他介绍: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最早发明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中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

二维码的生成相当简单,只要拥有一个创制模块,稍微懂得一点技术的人就能制成一个二维码,专家说,先在上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器,找到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复制该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生成了一个二维码图片。把这个生成的二维码图片,发到微博或络论坛,一个病毒软件的二维码就开始流通了。

通过入口站或扫描软件

问题出在二维码引导的入口站和现在泛滥的二维码扫码软件,专家称,这种病毒传播模式,其实是PC互联和移动互联上的变种,只不过改头换面通过二维码这一载体表现出来。

专家还举例,通过二维码链接到的一个站或软件,可能是有病毒的。比如说,被吸费,并不是二维码完成的,而只是借助了二维码这个中介,引入到传统的作案方法:通过自行发短信、拨打语音扣费,同时自动删除或屏蔽收费相关的运营商回执短信、拨打及Wap上等记录,让用户完全在不知不觉中被扣费。

此外,不能忽略,有些二维码扫码软件是有问题的,当你使用这个扫码软件时,病毒就自动嵌入。专家说:并不是所有的扫码软件都是可信的。

现状:尚处监管盲区

专家透露,现在二维码和二维码扫描软件很流行,但识别二维码病毒的软件还不多。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二维码的监管办法。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他们会采取关闭运营商、取消APP的做法。

很多二维码扫描APP为了避免中毒,会选择只认入库的二维码,其他二维码就进行了过滤,读不出来。广东电信一位负责人告诉。

专家建议:

消费者在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比如,卫士、管家等软件,以防止二维码病毒侵入。

这位专家说道:一般来说,在站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引起警惕。

从技术上来说,应选用加入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如果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提醒:目前部分站上线了二维码支付通道,扫拍二维码就可以实现购物和支付。但消费者在使用支付功能时,要看清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果用和银行卡绑定,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发生连锁反应。

友声音

@腾讯管家: 用户使用快拍二维码客户端扫码时,如果扫码结果是址或下载地址,会通过腾讯管家的安全认证来检测址是否安全。

@村里的姑娘: 办假证都用二维码了,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山水恋: 小心二维码也有骗子或者病毒,不要随便扫啊,特别是有什么东西送之类,不要轻易被诱惑。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老年人便秘吃些什么好
临沂白癜风治疗费用
取血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