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华为斩获全球首个大奖荣耀之路领跑.DG

2021-03-23 淮安装修公司

我宣布,2015年 最杰出贡献奖 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获得! 随着评委代表话音落下,业界关注已久的全球首个5G大奖 由Informa颁发的 5G最杰出贡献奖 的得主,终于在6月24日的世界峰会现场水落石出,华为不负众望拿下了这个含金量极高的5G首奖。

本次奖项的争夺异常激烈,全球所有的通信设备巨头都参与了角逐。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提名企业的产业贡献进行了严苛的研究、查证和比较,最终把这个奖项颁发给了华为。那么华为是凭借怎样的贡献在本次评奖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华为的5G首奖获奖之路吧。

洞幽烛远,明鉴万里 引领5G理念业界

5G话题的兴起不过是近一两年的事情,而华为在5G创新领域的投入却已达6年之久。2011年,正当业界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彷徨纠结之时,华为凭借着多年的研究积累,首创性地提出通过HyperService Cube的 带宽 、 时延 、 连接数 个维度描述未来5G需求,为业界拨开了前方的迷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由于其科学性和可量化性,HyperService Cube推出后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为众多权威行业组织所采纳和沿用,如ITU、NGMN和METIS等。

同时,对应 带宽 、 时延 和 连接数 个维度,华为为业界明确了下一代移动通信需要突破的三大应用领域,即增强型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大规模机器通信。基于5G应用领域的高度多样性,华为首次在业界倡导实现5G全球统一标准。

一马当先,冠绝行业 领跑5G技术创新

5G的愿景,绝非简单地通过某一项技术提升、改善某一项络性能指标所能实现的。

当前的LTE演进通过引入Massive-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D-Beamforming等创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络吞吐率,满足人与人之间大带宽的通信需求;为适应联设备数量的增加和覆盖范围的扩大,蜂窝物联(CIoT)技术也使现有的络能适应联设备数量的增加,并适用于那些对功耗和带宽要求较低的设备接入物联。

但5G移动通信络面临的是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更为极致络KPI能力(10Gbit/s峰值速率、1ms时延、1000亿连接),这就使得革命性地创新应用在5G空口技术以及络架构上成为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何谓革命性的创新? 业界普遍认为在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皇冠上的明珠-空口技术上,革命性的创新要求在不增加天线(不借助Massive-MIMO技术)、不增加站点的前提下实现 00%的频谱效率提升,惟有如此运营商才有足够的驱动力通往5G的未来之路,这即是5G潜在的商用价值。

华为经过6年的厚积薄发,为行业应对未来的挑战贡献了全新的空口技术,包括实现 倍连接数提升的新多址技术SCMA、为不同应用灵活分配空中资源的F-OFDM、传输可靠性逼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Polar Code等新空口技术。这些探索与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学术领域与行业各界的认可,也是华为最为人称道的贡献。

Sub-6GHz的领导者

编排主题文艺晚会;在营区修建荣誉长廊、荣誉墙、主题雕塑Sub-6GHz,在移动通信领域,6GHz以下的工作频段俗称低频频段,5G在频段上的研究包含了Sub-6GHz与高频毫米波(mmWave),华为早在201 年就在巴塞罗纳展会上对外展示了其在高频上的研究成果,并演示了峰值速率115Gbit/s高频样机。

但考虑到高频相对于包含传统蜂窝频段在内的Sub-6GHz频段传输损耗大,覆盖距离小,业内普遍认为其主要用于热点区域,作为低频连续覆盖下的补充频段提升容量,这使得5G在Sub-6GHz上相较LTE时代进一步提升系统吞吐率,达到10Gbit/s的目标峰值速率,并在全范围内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华为在Sub-6GHz的研究业界领先,近期华为对外展示了全球首个Sub-6GHz低频样机,并演示了10Gbit/s的峰值速率,该低频样机结合了华为在空口上的研究成果,运用了SCMA、F-OFDM、Polar Code等空口技术,同时也采用了多流Massive-MIMO技术。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本溪看白癜风的医院
南京盆腔炎哪家好
呼和浩特治疗包皮包茎哪家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