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塑造的女船王的形象拳

2020-05-07 淮安装修公司

摘要:作者塑造的“女船王”的形象,为新文学女性画廊补上不可或缺的一帧商界女英的画像,补足为史学界忽视,或说不经见的一笔。 读完天涯、旅人新著长篇小说《女船王》以后,1激灵,奇思妙想出来了,就是女主人公——先被称为郑李氏,后来称为郑李文续,或者李文续的“女船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廊的女性榜上该居于怎样的地位,也就是说,作者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艺术形象——李文续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四”以来,作家们在叙事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新女性,或说时期女性、都市女性的形象,可谓多矣!她们是些怎样类型的人呢?她们或是俯仰由人,成为曹禺《日出》、《雷雨》中的交际花、怨妇;茅盾《子夜》中的金丝雀、女掮客;或是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梦醒了找不到路,默默地走向死亡。女性谋生乏术,谈不上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施展抱负,何况在商坛居一席之地,更谈不上能踞船王之尊,且长达十余年之久。

作者塑造的“女船王”的形象,为新文学女性画廊补上不可或缺的1帧商界女英的画像,补足为史学界忽视,或者说不经见的一笔。

1

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对于妇女解放问题,有着全面而积久的思考,他认为女性争取人格独立,首先应当争得的该是“经济权”,即“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娜拉出走之后》)妇女在经济上能够与男性角逐、自立,作出不凡的事迹,才能赢得真正的自尊,才能取得生命的价值。

郑李氏——郑李文续——李文续,是由蛹破茧而出化而为蝶的过程。表面上看,称呼,不过是一个符号,但在其背后也隐藏着社会身份和价值认同。郑李氏,二少奶奶,意味着人格依附;闺中小女子,没有自己的名字。郑李文续,顶着夫家的姓,半遮半掩;李文续,堂堂正正地站出来兴盛船业公司的总经理,执掌着船厂、码头、船队,拥有巨大财力的企业家,令日本军方也为之侧目。

从小说的情节发端看,郑李氏是前代“航业巨子”郑丰裕的次儿媳,当下昌盛公司总经理的妻子。她的职分就是侍奉公公,相夫教子,帮助长嫂管理好家务。 、人母,人媳、弟妹,就是她扮演的角色。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就是她的先赋地位,亦即她所拥有的一种被事前给定的、并且通常没法被改变的社会地位。依据这种给定,她本来可以在上海租界的郑家花园里,过着衣食无虞、安谧恬静的日子。丈夫被日本军方绑架、杀害,公公病发暴卒。郑李氏的“先赋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动摇,——她成了孀妇,成了一个命运难卜的弱者,但是,这场危机也为她提供了选择,提供了掌握命运,改变生活走向的机遇。

摆在郑李氏面前有着两种可能的选择:一种是分家,分得自己应得的一份,恪守妇训,承当起未亡人的职分,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拉扯大,日后到九泉之下好向丈夫、公公交账;一种是守业,把兴盛的旗号打起来,继续造船、办航运,经营码头。前一种选择,是长嫂郑安氏所作出的,分得家产,存到银行吃利息,茹素礼佛,与世无争,过小日子;后一种选择,意味着风险,要跨入自己没有经历过的领域,与种种人打交道,要学会经营管理,晓得经济核算,熟悉市场行情,善于谋划决策。本来嘛,这副担子不应当落在她的肩上。按照中国的宗法制度,重振家业的担子应该由长房长孙,也就是承重孙郑鹏挑起。但长嫂提出分家,郑鹏懦弱,担子势必得由郑李氏这个闺中少妇担起。

前面提到妇女解放的第一要义,是争得经济权,有了经济权,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郑李氏的经济权不是自己主动争得的,而由于客观外在的变化送来的。不过细想一想并非完全如此,经济权——郑氏家族经济体的经营权的接力棒首先是落在郑安氏和郑鹏的手里,只是因为他们耽于安乐,昧于大义,放弃了这个首选权。

造物主把你抛掷到这个世界上来,富贵,还是贫贱;健康,还是孱弱,你都没法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人生道路。郑李氏理智而勇敢地选择一条命运难卜的路,成绩了自己的光辉人生。

郑李氏终究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李文续总经理,“女船王”取而代之,这种变化意味着社会身份、地位的变化。而这类变化又是凭着她个人的自我努力而取得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自致地位,亦即在生命历程中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地位。回转头来看,如果郑李氏选择了第一条路,与其长嫂相同的路,谁也没有有理由责备她,只要她能抚养好孩子,让他们成才,仍不失为节妇贞女,可以在未来的“郑氏家谱”中留下一笔,不过那在很大意义上是属于过去的时代的。

选择——坚持——成功,是郑李氏——郑李文续——李文续,人生轨迹的概括表述。其中有着一以贯之,成为在艰险环境和重重挫败眼前矢志不移、永远直面的精神支柱。厘清这个精神支柱的构成,将有助于了解女主人公思想发展的脉络,切入其思想内核,认识其作为艺术形象存在的合理性。

宁波是中国近代开放最早的濒海城市之一,社会濡染欧风美雨最早,人们都有“闯天下”的潜在冲动。李文续是这个城市镇海附近乡村的一户乡绅人家的独生女儿,她有一名思想开通、支持自己的父亲和疼爱自己的母亲;她虽然在村野的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式的学校教育,但也有相当的文化基础。海滨城市的开放性、乡村自然环境的野性、乡绅家庭教育赋予的礼数、处事待人的规矩、正直仁慈的秉性,学校教育灌输的民族观念,救亡图存的思想,糅合在一起成为她的潜质。

来到上海郑家,进入了全新的天地。她从公公身上读到了中国近代企业家的创业史,窥见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丈夫郑文章那里,不仅取得了爱情,也领略了他的人格力量,在民族敌人眼前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在帮助丈夫理财,和丈夫心灵交换的过程中,初步明白了公司经营的方略。在社会交际中,她熟习了郑家两代人的朋友圈。在灾害没有降临之前,她虽然没有为接班作过准备,但是在郑家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自然地构成了她市场经营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在这些因素中,丈夫为了保护家业,保护个人名誉不受玷污,不与日本军方合作,不当汉奸,甘愿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一直是鼓舞李文续走出去,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走到底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夫妻情爱、家族尊严,国家命运,种种小爱和民族大义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以对丈夫无尽的思念表现出来。

作者或者用闪回的方式,让女主人公想起与丈夫在一起甜蜜日子的片断;或者用示现的方式,面对着丈夫的照片与其默默对语;或者用下意识的揣摩,设想丈夫处在自己的情况下该作出怎样的决定,从中找到启示和精神支撑。

寓意于象,以象示意,是文学作品经常使用的手法,家族荣誉、民族大义、国仇家恨,凝聚在某个具象,如郑文章的照片、形象之中,用夫妻情整合家族和国家大义、读者从对具象的深层理解中,领略出其全部意义。

社会角色的转变,身份的转变,也会带来外在形象的变化。从郑家少奶奶转变为兴盛公司的总经理,该是怎样的形象?

中国传统小说重视人物出场,常常要经过层层铺垫,戏曲中角儿上场1亮相,台下就来了个满堂彩。《女船王》将社会角色转变,寓于人物心理转变,又把心理转变寓于行为方式的转变之中。

在本书第4部分中,就有着一段很有意思的描写。要以总经理的身份到所属单位去,该以怎样的形象示人呢?

郑李文续在梳妆台前,很认真地给自己化了个淡妆。抹一点点头油,让头发光滑服帖,再从梳妆盒里挑一支式样简单的白色珠花簪子插在发髻上。打开衣橱,选一套裤装换上。外加一件黑色大衣,一条咖啡色细格子羊毛长围巾,黑色高跟鞋。郑李文续看镜子里那个女子,神情不悲不喜,眉宇间有一抹淡淡的哀伤……

“如果你不信命,就走出这个门。你,想好了吗?”郑李文续问镜子里的女人。

……

郑李文续拉开房间的门,走到门口,又回头看墙上挂的的全家福,丈夫正神情严肃地看着她。

“你就好好休息,平时多笑笑,不然会很累。我走了。”

如果把这个场面搬到银幕上,那是个导演们惯用的长镜头,人物慢条斯理梳拢、定妆、寻衣,搭配、——对镜自览,自问自答——与照片中的丈夫对话,开个轻松的小玩笑。把李文续在企业公众眼前首次出场前的心理活动,通过细节描述表现出来了。要顾及礼仪,作为丧夫不久的妻子,应该是素装,应该带点余哀:作为初上任的总经理,应当沉稳,应该庄重;作为女性,应当给人以美感,应当落落大方。一切弄妥帖以后,再自览,自问,再去听听丈夫的意见。把一个仔细、思虑周密、有城府,但未必有足够的自信——全面顾及角色身份的女企业家形象凸现于纸上了。

从郑家二少奶奶到郑李文续总经理的换装,称得上华丽转身。李文续正是凭借着她性别角色的长处,思虑周密、细心,用身段---形体语言去表述,以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母性的温柔团结和感化员工,显示出特有的驭下才能,用恭谦谨慎的态度处理好航业、金融业的同仁的关系,得到多方面的支持;用现代人的视界去看待媒体,借助媒体力量保护并完成了自己,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女船王”。

李文续所处的时代,所面对的环境,比起郑丰裕和郑文章来要复杂得多,险恶的多,而她比起其公公、丈夫仿佛更为出色。正如她经过缜密思考说出的那番话:“如果你不信命,就走出这个门。你,想好了吗?”执着果断,义无反顾。临大事而不惊,才能使她能很好地处理一些突发问题,度过了一个个险厄,诸如交货的船只遭到破坏、白莲泾帮敲诈、金融市场危机、码头被烧被占、日本军方不断的威胁和绑架等。才能使她在困境中,使得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有了不俗的表现,造了新船,开辟了新航线,竞标取得了胜利。才能使她深明大义,在江阴和武汉马当需要堵住航道抵抗日本侵略军前进时,毫不犹豫地捐出两条船。

比起航业同仁们来,混迹到日本羽翼之下的固不必说,即使是那些明哲保身,退出江湖者,也难于比拟,她是上海滩中国航运最后的守护者,虽然她失去了船厂,失去了码头,失去了最后一条船。正像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在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获奖词中所言:“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只有精神的成功才能使我们感动/为其悲壮而落泪”。李文续与海明威《老人和海》中的捕鱼老人一样,终究甚么也没有得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女船王,如今只剩下一条平安号。但是,她能够以胜利者身份在唯一的船上,怒斥敌军酋山本次郎,——这个和郑家纠结、恶斗了多年的老对手,让他遭到了正义的审判,使人觉得她是王者归来,不愧是真正意义上的“女船王”,也一如海明威笔下的老人——精神的胜利者。

4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可以收笔了,但是觉得要全面认识李文续,还有些话要说。

从社会角色看,李文续演奏出了种种华彩乐章,在家庭角色里做得又怎样呢?

与李文续相形相比的是其大嫂郑安氏。她是选择了第一条道路的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她退缩到自己的庐舍当中,守着夫死从子的信条,可是儿子不成器,在舞场上花天酒地,从事股票投机,几乎弄得家业败坏殆尽。分家,搬出老宅,已经很少来往,但是李文续还是尽到了做弟妹、婶婶的,帮助嫂嫂整理起这个快要破碎的家,也挽救了侄儿郑鹏,让他走上正路,成为自己很好的助手。自己的三个孩子中,长女诗韵经过曲折的道路,奔向革命,开辟新的人生;两个弟弟也都在健康成长,从旧道德看,也可以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在感情世界中,她是孤独者,可以慰藉自己的,是丈夫的照片,冥冥中的灵魂,她可以有所选择,犹如鲁迅笔下的子君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她不是没有敬慕者、心许者,如同今人所说的“男闺蜜”之类,但她牢牢地关上自己的心扉,虽然她曾矛盾过、心动过。她不是萧红、丁玲之类的文青,她伦理上旧的因袭还是沉重的,她注定了在自己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李文续,曾有,也应有,作为精神上的女船王和“完满”的家庭女性。

共 457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文赏析,是读懂了文章的精神实质,又被其精神所感动之后不能不说出的一种心灵的冲动或感悟,是源于文而发于心的真情实感。作者以加叙加议的笔墨,介绍了一名从冲破礼教束缚,秉承公公、丈夫民族大义,毅然挑起振兴上海船业大任、最后以胜利者身份怒斥敌酋的女强人形象;虽然最后自己两手空空,但其王者归来的风范让上海商界交声称赞,她成了真正的精神胜利者。在作者的精心筹划下,一个细心、周密、自信、顽强、有胆略而又有民族气节的女企业家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对原著《女船王》有了1读为快的期待。本文是一篇见人见事见思想的优秀读文赏析,!:天山鹰【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12:02: 1 这篇文赏析得更有质感更加全面,在抗战史上很多女子不让须眉,女船王是商界知大义的骄傲,值得重重书上一笔!

2楼文友: 14:41:58 我倒觉得女船多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和她相爱的人在一起。

楼文友: 15:59:09 本文作者与我一样,也是用最大的笔墨来欣赏女船王,不过,作者的更为细腻饱满。特别欣赏这样一段

五四 以来,作家们在叙事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新女性,或说时期女性、都市女性的形象,可谓多矣!她们是些怎样类型的人呢?她们或是俯仰由人,成为曹禺《日出》、《雷雨》中的交际花、怨妇;茅盾《子夜》中的金丝雀、女掮客;或是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梦醒了找不到路,默默地走向死亡。女性谋生乏术,谈不上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发挥抱负,何况在商坛居一席之地,更谈不上能踞船王之尊,且长达十余年之久。

奇怪的是,我为什么想到的是《大宅门》里的二奶奶。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4楼文友: 09:21:0 女船王真是令人感动,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冲破礼教束缚,秉承公公丈夫的重托,以民族大义为重,挑起振兴上海船业的大任,她是胜利者,是女人们的榜样。作者老师写的真好!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5楼文友: 19: 9:29 求音老师好,您的美文在公众号上已做好,发的时候显示已在其它公众号发过,对方已先拥有了首发权,不能在雀巢平台再发,深表遗憾!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沈阳比较好的牛皮癣医院
身上有白色斑块
得了厌食症怎么办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