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政策监管趋向收紧P2P平台面临转型考验

2020-09-25 淮安装修公司

政策监管趋向收紧 P2P平台面临转型考验

政策监管趋向收紧,P2P平台面临转型考验。今年以来很多互联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平台转型去“P2P”化。某贷平台负责人称,在风险爆发与监管升级的大环境下,P2P贷经历了一场信任危机,整个行业进入到必要的调整期。为了规避风险,部分P2P平台开始弱化P2P业务,甚至走上了“去P2P化”的转型之路。

互联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平台应根据监管的要求和指导意见,主动进行内部整改、产品完善,推出更多合法合规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我们已在原有信贷基础上进行了业务转型拓展,主要包括消费金融、房产金融以及汽车融资租赁等方面。”

高昂的运营推广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台的持续发展,为此,不少平台选择多元化的战略,弱化P2P业务,打造线上综合理财平台成为一种趋势。惠轶介绍,目前来看,P2P平台的转型方向大致分为“平台化”、“资管化”和“投行化”等几类。

除了“平台化”,部分P2P平台还在朝着“资管化”方向迈进,简单来说,就是平台发行理财产品、资管产品,本质上是委托投资,而不是借贷;募集的资金用于资产交易,而不是放贷。

此外,一些贷平台还推出了以P2P资金对接新三板公司股转债、定增、员工持股计划等结构性产品,贷“投行化”趋势也在显现。

以上三种方向对平台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的要求皆不相同。比如,“平台化”要求有优质的流量资源,“资管化”要求比较强的投资组合管理能力和投顾能力,“投行化”则要求更多的券商、基金资源以及较强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具体平台会走向哪个方向,取决于自身的优势,以及对市场的判断。

在没有实现盈利或者规模化之前,贷平台还处于模式探索期,无论是平台化、资管化还是投行化,都是综合服务的尝试。基于贷业务发力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是P2P贷今年的主要方向之一。不过,综合金融服务的前方将是BAT等强劲对手,P2P平台能否走远还需市场检验。

无论如何转型,在穿透式监管的趋势下,监管都是重业务实质而非身份。最终还是要合法合规,去P2P化转型做其他的互联金融业务或者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提还是要取得相应的牌照。

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各类披着互联金融外衣的小贷公司、高利贷公司,他们的存在造成了互联金融行业被误解、被污名化,更大的危害是影响广大用户利益和金融的稳定。实际上,真正的互联金融公司做到监管要求并没有那么困难。

5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当天上午,为听取地方性互联金融协会有关工作意见和建议,加强协调,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引导地方协会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中国互联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召开了与部分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地方协会负责人的座谈会。

据介绍,当天出席会议的人员分别包括协会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地方协会负责人。

“出席当天会议的地方协会负责人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互联金融发达地区,分别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浙江6个地区的地方互金协会负责人。同时,包括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在内的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也出席了当天的会议。”该人士表示。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专题会议和4月14日全国互联金融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动员电视会议精神,以及协会关于贯彻落实****互联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安排意见,听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地方协会有关工作意见


太极携旗下产品在2020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获得“品牌工业引领奖”
廋身
儿童健脾的粥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