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一带一路起步高新区国际化新长征节能

2020-11-06 淮安装修公司

三年前,我国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倡议。站在3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上已取得许多进展,国家高新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上也有了许多新的举措,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实质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国际化工作新的发力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系列话语权的正式开启。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中国便开启了进入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话语权时代。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时代。2013年月,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倡议,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系列话语权时代的开启。

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杭州G20峰会上,让世界看到了全球治理思想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气派,为世界经济发展把脉开方,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也是在9月份,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就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

从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补充完善,到中国声音的发出,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的提出,再到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中,包括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中国制造等优势产能领域的中国标准与中国模式的输出,不断丰富与发展了新时期中国系列话语权。这个系列话语权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主张、中国声音、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7.7%和18.2%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标准、中国模式等等。它凝聚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丰富实践,既经得住实践检验,也可以成功复制推广。

二、 一带一路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过度依赖外资、过度依赖出口向大力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迈向投资大国转变,这将为我国和世界都带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每当一波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总会出现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技术与产能必然在世界范围内从发达国家的过剩向欠发达国家的急需之间进行平衡、流动与转移。今天,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他们正像我们改革开放之初的状况,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消费需求大,实体经济发展潜力大,而我们的部分产业已在全球产业链的中端甚至高端位置,我们有地缘优势、经济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我们有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可以把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实践与建设模式,复制推广到沿线国家。

今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从全球角度来看,过去10年间,各经济体开放程度的下降正威胁全球增长与创新。中国位列138个经济体中的第28,处于效率驱动阶段,一带一路沿线的多数国家处于要素驱动或向效率驱动转型的经济粗放阶段,排在中国之后。同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第25位。

这两大发布表明,全球各经济体的发展需要更具开放性、可持续性的发展环境。中国在各经济体中的发展实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推动沿线各国的开放程度和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目前,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66国,覆盖全球陆地面积的30%、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GDP)的29%;一带的三条陆地走向、一路的两条海洋线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占绝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居多,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基础设施落后,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实体经济发展大,互利合作前景广阔,给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实施三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投资与工程、产能合作、经贸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别是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比如,亚吉铁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纲要编制签署,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签约。目前,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累计投资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无论对高新区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谁抓住了这一机会,谁就取得了加速发展的主动权。

三、加速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带一路涉及国内18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其余17个省区市都有国家高新区,覆盖率为94%;而涉及的10个节点城市,国家高新区的覆盖率是100%;涉及的15个沿海港口城市,覆盖率为80%。

国家高新区经过20多年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5.36万亿元,工业总产值18.59万亿元。但统计也表明了一些新的特点:

1.2015年146个国家高新区中有52个国家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与通信设备业,但其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4.5%。主导产业在一些省市的同质化和低利润率时代开启。

2.2014年国家高新区入统企业数量的65%以上、从业人员的35%以上都在私人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入统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0%,但从业人员比重占到30%、净利润占比为40%;外商控股企业数量比重不到8%,但出口占比在38%以上。

从的4年统计数据看,私人控股企业占入统企业数量的比重及从业人员的占比都呈上升趋势,但出口占比下降;国有控股前两项基本持平,但出口占比增幅较大;而外商控股三项指标的占比都下降,且出口占比下降幅度较大。

3.有关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研究显示,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的国际化指标增长情况优于平均水平,企业委托境外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是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的企业明显高于东部。这说明国家高新区创新的国际化发展动力逐步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转移。

以上三点表明,随着产品、技术、市场的变化,当年高利润率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在国内市场进入了低利润率时代。从资本逐利的本质看,需要为这类优质过剩产能寻找高利润率的出口,比如大多数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是最好的国际产能与合作市场。而国有控股企业与私人控股企业是推动高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两支力量,如何发挥国企对民企的带动,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中可能会提供较好的优势互补。同时,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的国际化发展动力正处于不断上升阶段,

如何发挥西部国家高新区在推进区域国际化进程和一带一路中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就成为一带一路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

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开启国家高新区国际化新长征。

今年9月,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其宗旨是要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这对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如何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一些高新区已积极行动起来,部署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2016年1月,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指导下,深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联盟成立,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共享性的服务平台。

2016年3月,由高科技企业和相关机构联合成立了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将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及高科技产业等优势,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共同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也别喊什么点球门神啦2016年6月,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第二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络的倡议,通过链接中国与南亚、东盟、中亚和阿拉伯国家等共建的系列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和创新合作中心,构建覆盖中国重点省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转移协作络和合作对接平台。

西安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9月在西安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在会上提出建议,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平台,国家发改委将支持把丝路沿线国家高水平智库请进来,与中国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9月,《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五年(年)行动计划》发布。

总体来看,国家高新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致力高新区在新时期走出去上尚处于部署动员阶段,下一步应逐渐走向深入。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国家高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组织协调

建议科技部火炬中心进一步加强国家高新区对接一带一路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工作指引,发挥总体政策供给与组织协调作用。

倡议由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国家高新区发起成立国家高新区一带一路推进联盟,联合18个重点省国家高新区,建立国家高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行动、评估、发布等工作机制。

2.推进产业组织方式输出,合作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园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经济发展为背景,总结提炼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经验,形成中国方案,在输出产业组织方式的新视角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合作建设科技产业园。

合作建设科技产业园,不能仅考虑硬件设施建设,更要以推动科技服务国际合作和科技金融国际合作为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高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扎根发展。

3.以技术转移、产业转移为途径,积极推进适用技术产业产能合作

在继续推进东西部技术转移、产业转移的前提下,从突破贸易壁垒、布局全球市场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轻工、家电等适用技术产业进行对外产能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序转移。

国际产能合作必须统筹境内外产业与市场,在全球化布局中综合考虑产业链与资金链、供应链与创新链,既要推动国家高新区产业高级化,也要避免产业空心化。

4.主动布局双创国际化,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国家高新区应充分借鉴自身在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上的经验,与这些国家共建创新创业基础设施,主动布局双创国际化。

双创国际化不仅着眼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也真诚地帮助这些国家开发智力资源,激活本土创新创业活力,实现互补发展,形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文化交流热链。

5.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发挥智库作用,不断提升国家高新区国际化水平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国际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实施重点,也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应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大学三个维度上大量智库的积极作用,针对国家高新区对接一带一路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系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常务副社长)

婴儿拉肚子怎么调理
宿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抗过敏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