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而忙DG

2021-02-13 淮安装修公司

为“艾”而忙,转眼春秋18年

摘要:有多少人近距离帮扶过艾滋病患者?又有多少人坚持一件事情18年?在不同的角落里,总有这样的人默默奉献着,他们不是光鲜璀璨的星宿,内心却充满光芒照拂他人。

目光真挚、话语轻柔、两个深深的酒窝,52岁的王克荣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邻家大姐。 我的工作就是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护士长,王克荣每天都要与艾滋病 零距离 ,一晃已经18年。

从恐惧到 脱敏

相信只要是玩过9377《神仙道》的玩家都会喜欢去猎命1984年,王克荣从北京护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第一传染病医院,也即现在的北京地坛医院。勤奋努力的她很快当上了护士长。1997年,王克荣所在病房开始收治艾滋病病人,山西的老李是她接触的第一个艾滋病病人。 当时大家对艾滋病比较恐惧,每次进病房都会 全副武装 。

慢慢地,王克荣 脱敏 了: 艾滋病只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其他的方式都不会传播。

18年间,王克荣接触的艾滋病患者不计其数,老许是让她最难忘的一个。 我曾被艾滋病患者咬过。 王克荣说,老许就是那个咬她的人。

老许与其他病人不同,晚期诱发了癫痫。2004年的一天,老许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突发癫痫,咬破了舌头。

家属说患者满嘴是血,我当时就带了两层手套。 王克荣说,为了防止老许窒息,必须给他嘴里放置牙垫。尽管非常小心,她的手套还是被咬破,满是鲜血。

事后,王克荣没有声张,找了一处流动水进行冲洗。当发现手指上只有深深牙印,并没有破损时,她再次投入了救护工作。

现在的老许已是北京红丝带之家的 同伴教育员 ,虽然经常见面,但王克荣从不提起当年被咬的事, 怕他知道后心里有负担。

现在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艾滋病患者的寿命跟一般人差不多。 王克荣说, 艾滋病其实没那么可怕。

家人也成了志愿者

一直以来,艾滋病患者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心理上的痛苦远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王克荣说。

为了减轻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压力,王克荣想了许多办法,她和同事们通过郊游、座谈会、聚餐等活动,让患者放松心情,同时相互交流自己的疾病感受。一次聚餐时,患者小李指着自己的饭盒说: 护士长,我不吃肉。 王克荣没有犹豫,夹起小李饭盒里的肉放进自己嘴里。小李一下惊呆了: 我家人都做不到。

为了让艾滋病患者随时感受到红丝带的温暖,在王克荣的里存了700多个艾滋病患者的,她还开通了、微博等,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抚慰心灵。 自己能力再大也是微小的。 王克荣说, 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在她的影响下,丈夫、女儿都成了艾滋病工作志愿者,她还和同事们一起走进高校、社区、建筑工地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18年来,她的足迹遍及14个省份,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人员近万人。

由于王克荣在艾滋病护理和人文关怀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2004年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荣获贝利 马丁奖的护士,2013年荣获了南丁格尔奖。今年,她第二次被评为 全国先进工作者 。

(王昊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西安治疗前列腺炎哪家好
什么是小儿积食
南京治疗妇科哪家医院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