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旬老太当家年勤俭持家成乡邻典范计划

2022-01-05 淮安装修公司

重庆9旬老太当家70年 勤俭持家成乡邻典范

当家70年 勤俭持家成乡邻典范

昨日上午,大足县石马镇先锋村六组周家小院,90岁的丁文烈在生日宴会上当众宣布,从此不再做当家人,并现场将掌管70年的“财政大权”交给养子周学文。

前来贺寿的亲朋好友见证了周家“财政大权”交接仪式——中午宴席前,头缠青丝帕、戴着老花镜的丁老太将客人召集到堂屋,把儿子儿媳妇叫到身旁。当着大家的面,丁老太将一串钥匙、1叠现金和一个存折放在八仙桌上,一件件清点给周学文。“她是我们这片勤俭持家的典范。”挤在人群中的村民胡泽甫、丁仁兰等人,对丁老太竖起大拇指。

丁文烈20岁嫁到周家时,周家靠租地耕种为生,每年交租后,食粮所剩无几,加上缺少计划,家里穷得“舀水不上锅”,过门后,她主动肩负起当家人的职责。

“有自己的地种,才能吃饱饭。”为结束租地耕种的历史,丁文烈白天种地,晚上打草鞋卖。为增加收入,她还冒着风险租了七八亩地,带领家人种染料植物。经过五六年勤俭节约,她用所有的积蓄买了土地,解决了一家人吃饱饭的问题。

解放后,每家每户分到土地,由于家里人口增多,食粮不够吃,丁文烈精打细算,间或把南瓜、苞谷、毛豆等粗粮调成美食让家人撑饱肚子。为避免青黄不接,她合理调配开饭时间,让家人一天吃两顿。所以,尽管中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期,因她计划好,全家人还是挺了过来。

改革开放以来,丁文烈带领家人辛苦劳动,共同持家,不但盖起小洋楼,还配齐家电,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人”。

“当了家,你心里随时要有两个账本,一个是收入账,一个是开支账。”丁老太把3000多元现金和有两万多元存款的存折等家当交到周学文手中,反复叮嘱:一切要从节约动身。

丁老太当家从不要帐本,但她心里随时都有一本明白账:开支账始终不能超过收入账。为此,她特设了一个“保险柜”——一个陈腐的木箱。这是她结婚时的嫁奁,家里的一切收入统统入箱,每一笔开支,包括油盐酱醋、送礼、家人添新衣等,须先向她说明,向她预支,再按实际支出报账。

内容不堪卒读 “我回娘家吃酒都是她安排。”53岁的儿媳鲁昌秀说,“有婆婆当家,大小事情不用我操心。”

周学文从25岁顶替父亲参加工作开始,每一个月主动将工资交给母亲管理,零花钱、烟钱,母亲给多少就用多少,如有其他开支,他得向母亲报告。几十年来,他已习惯了这种”财务制度“。

接过母亲移交的现金、存折等,周学文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当上了家里的”财政部长“,忧的是,“财政大权”掌握在手中,自己能否像母亲那样,把家里的经济搞得有条不紊,自己没有心理准备。

周学文接过“财政大权”后,当场向母亲提了一个条件:请母亲当顾问。对这个要求,丁老太笑着应许,引来在场亲友一阵笑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一吃火锅就肚子疼怎么办
便秘如何缓解
大便不规律怎么办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