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仍处在黄金时代重点探索资产证券化新物业

2022-01-30 淮安装修公司

证券时报 杨卓卿 实习 钟惠茹

规模刚迈过10万亿元关口的业,如今却站在了尴尬的十字路口。

接二连三曝光的兑付风险事件冲击着“刚性兑付”惯例;进入泛资管时代之后,信托制度红利逐步消失;监管机构出台的系列政策,严控行业风险部署全面转型。一时间,信托业黄金时代已逝的说法四起……

而证券时报针对40家信托公司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受访人士表示,信托业仍处黄金时期,对行业未来持乐观态度;仅13.9%受访人士称,信托业的黄金时代不再。

本次问卷调查还涉及业内人士对信托各项业务的前景判定,在此一并向读者呈现。

银行是最大竞争对手?

近两年来,、以及发布了一系列新政,进一步放开了金融机构的资管牌照。、银行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也开始与信托公司同场竞技。

在问卷调查中,超过40%的受访人士表示,在泛资管时代,银行将成为信托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此外,分别有28%和26%的受访者将券商和基金子公司视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过去,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长期集中于货币市场领域,大量业务都是借道信托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政策松绑之后,伴随着银行理财债权类直接融资工具和资管计划的试点开启,银行资管给信托公司的通道业务带来巨大的挑战。

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更是早已加入战局,类信托业务的野蛮生长,通道业务的激烈火拼,令信托股权质押的项目被严重蚕食,信托公司因此也更加急切地寻找新的业务领域。

行业三大难题

对于当下信托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参与调查的业内高管也给出了答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人士表示,信托登记制度缺失是目前业内的头号难题。另有相当比例的参与调查者表示,维持刚性兑付及好项目难寻亦是当下遇到的主要困难。

信托财产登记,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对有关财产已设立信托的事实向社会予以公布。目前我国缺少这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以及管理部门,信托公司只能以转让登记的方式接受信托财产,这不仅带来巨大的税负问题,还加大了风险程度,同时也妨碍了信托领域的金融创新。

监管部门显然已意识到了信托登记制度的缺失会给信托业发展带来阻碍。如今信托产品登记系统已经启动筹建,颇具破冰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接连爆发的兑付危机确实给信托公司造成较大压力。

在证券时报去年同一时期针对近30家信托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极少业内人士提及刚性兑付对公司造成压力。而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刚性兑付已成为困扰业内人士的三大难题之一。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呼吁,刚性兑付这一业内潜规则必须逐步打破。

房地产信托热度骤降

在楼市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业内人士对房地产信托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针对投资回避项目一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房地产领域。其中,37%参与调查者表示应规避商业地产,23%的参与调查者称应规避住宅地产。

而证券时报去年同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士表示继续看好房地产领域,其中对于商业地产尤为看好,其次为保障房。

实际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便有部分房地产信托爆出违约风波。当然,业内人士对房地产信托的态度转变与今年楼市持续遇冷有关系。而与此同时,2014年又是房地产信托的兑付。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4年集合资金房地产信托预计到期总规模为1780.06亿元。不可不提的是,明年行业又将迎来一波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

此外,有超过30%的接受调查者表示,能源类信托产品和中小企业贷款类信托产品,与房地产信托一样需要规避。

期待资产证券化蓝海

近两年,创新、转型一直是信托业内的主题,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业内人士究竟看好哪些呢?

本场平局希望不大。主流公司初始主胜普遍低于均赔 超过六成接受问卷调查者表示,看好资产证券化领域。

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提出信托业六大转型方向,其中包括改造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对信托公司业务拓展最为可行的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据悉,业内一半左右的信托公司已获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

另有四成的受访者表示看好地方政府平台项目。由于对房地产信托的预期风险加大,信托公司把不少重心转向收益率相对较低但风险也相对较小的“信政合作”。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信政合作在信托11.7万亿元的总量中占比9.17%,规模高达1.08万亿元,而在去年年底分别为8.81%、0.96万亿元。

内蒙古治疗白癜风方法
济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云南不孕不育医院哪家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