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零风险”背后谁在裸泳[-p]

2020-07-11 淮安装修公司

“零风险”背后谁在裸泳

目前行业怪异的“刚性兑付”文化,它背离了这一资本市场的永恒规律,创造了一个“零风险、高收益”的神话,让信托业在短短数年之内,成为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巨无霸。问题在于,这个神话到底能维系多久?

投资与理财 王奇

截至今年2月末,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8万亿元关口,取代保险业,成为我国第二大金融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信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固定收益类信托,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刚性兑付”。它也被公认为推动信托规模快速增加的“核武器”。在这个“核武器”巨大威力下,一度出现固定收益类信托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的疯狂场景。

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高收益隐含高风险”,这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

不可否认,过去几年,因为监管方面对于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有“刚性兑付”的要求,就创造了一个“零风险、高收益”的神话。很多人将信托当成了高收益债券,甚至是高息存款,许多信托投资人也享受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高收益,却几乎不用承担任何投资风险。

“"刚性兑付"不过是行业默认的规则,并没有具体的法规规定。”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伟告诉。

安信信托独吞恶果

从去年开始,“刚性兑付”就开始频频出事。最近,(,)的一款房地产信托“昆山·联邦国际资产收益财产权信托”已实质性逾期,这也让“刚性兑付”这个曾经最大的“功臣”,被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项目成立时,正值2009年房地产行业疯狂的时候。”业内人士称,2012年9月23日,该项目3年期满到期,融资方昆山纯高一直拖延未予兑付。“安信信托在交涉数次无果后,又迫于信托投资者强大的压力,于去年9月24日,对信托进行了兑付。”

此次事件对安信信托的业绩影响也不容小觑。2013年3月6日晚,安信信托公NYMEX原油期货29日收近每桶80美元我的钢铁布了2012年业绩报告,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1.08亿元,同比减少44.8%。这在爆炸式增长的信托行业中爆出冷门。

取消“刚性兑付”还有多远

2012年中,以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为首的矿产信托陷入了兑付困局。尽管目前财经媒体和将此事炒得热火朝天,令信托经理和信托公司惊出一身冷汗,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近期陷入兑付困境的相关信托产品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例信托投资者申诉的案例。

业界认为,造成这种“局外急、局内不急”现象的原因,在于目前信托行业怪异的“刚性兑付”文化。在行业内部,关于取消“刚性兑付”的消息,也像狼来了一样,一次次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今年的三峡全通贷款项目,因融资方连续两度拖欠本息,中信信托就曾表示,将不会去实现“刚性兑付”,这或许也意味着取消“刚性兑付”由此开始。

如果“刚性兑付”这个“护自古如此身符”被打破,固定收益类信托则是风光难续,普通投资者也需要擦亮眼睛选择了,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地雷。“如果现在投资者还抱着"一本万利"的念头,去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的话,恐怕会失望。”业内人士指出。

在信托的“刚性兑付”逐渐退潮之后,谁在“裸游”也将真相大白。

2012年以来信托风险事件

中信信托

项目:三峡全通贷款

湖北民企三峡全通面临破产悬崖,已经欠息两次。

信托

项目:松花江﹝78﹞号

吉林信托承接金融掮客项目被骗1.5亿元。

华鑫国际信托

项目:希森三和集合资金

建行私人银行客户投诉华鑫信托应付利息违约。

中融信托

项目:(,)棚户区改造

深陷鄂尔多斯楼市泥潭,兑付风险凸显。

四川信托

项目:桂林生态园别墅区

四川信托一项目被第三方私拆销售,降低销售门槛。

中诚信托

项目:诚至金开号

中诚信托或存30亿元矿产信托风险。

中融信托

项目:青岛凯悦中心贷款

青岛凯悦引爆烂尾信托,中融信被迫垫付信托款。

国投信托

项目:山西泰莱能源贷款

疑似“三无企业”(无纳税、无营收、无充足抵押贷款),获2亿元信托贷款,国投信托被指不尽责。

长治治疗白癜风医院
长治治白癜风的医院
长治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