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达娃与中国西部文学本无创作生涯中的实

2020-04-13 淮安装修公司

摘要:扎西达娃与中国西部文学本无创作生涯中的实际接触,与西部文学研究者的联系也不是很多,但作家此生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西部,作家创作更始终没有离开西部,作家的一生及其创作庶几与祖国西部从根本上结下不解之缘。然而,作家对于西部文学却始终未能产生兴趣,一则是太爱自己的民族了,一则是源于对美国西部文学的基本印象,而其最关键的原因恐怕在于八十年代中期西部文学尚未形成气候旋即转瞬而逝——不久西部文学东渐,寻根文学流为滥觞。考察作家创作并这一阶段的文学现象,是非常有趣的。 今年的雪下得特早。

俗谚云:十月天短,无风就暖。刚进十月,无风,不暖反凉,天上乌云密布,不久竟下起雪来。举目窗外,大雪纷飞,洋洋洒洒,一派琼天玉宇,到处雪的世界,短松修竹、枯绿残红都俯卧在初冬的雪野里……不知怎的,这时我忽然想起远在大西南喜马拉雅莽原雪域的一位旧友——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的藏族青年作家扎西达娃。

认识作家,缘于一次愉快的阅读。

1982年,扎的小说《归途小夜曲》在上海《萌芽》发表,这是在我有限的文学视野中难得一见的佳作。小说叙述一对年轻人在藏历年夕邂逅于茫茫雪夜草原的故事。主人公,罗珠和妮妮。罗珠是一位现代味极浓的长途汽车司机,妮妮是个从未到过拉萨临行前妈妈叮嘱过二十次的偏僻草原小姑娘,两个年轻人的相遇相识相爱极具戏剧性。作家持之一贯的幽默诙谐的轻喜剧风格将读者带进优柔旖旎、清新唯美的作品情境中,而强烈的哲学器识观照又让你不能不对作家创作投入思考,读来醉心抚掌,欲罢不能。于是我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取名曰《夜曲神工——扎西达娃 归途小夜曲 试析》,投给北京的《作品与争鸣》,很快发表了。此后,我一直关注着这位极富才气的青年作家,找作家的作品来读,并因此对西部文学产生由衷的兴趣,陆续写出了《时代的歌者,民族的歌——扎西达娃小说漫评兼谈中国西部文学》、《强烈的哲学器识观照下的文学创造——扎西达娃小说漫评(之二)》、《难产前的阵痛——一九八五年文学批评訾议》、《西部文学东渐探微——兼论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巨峰下的跌落——李洁非同志 反思八五新潮 商兑》、《历史的启示——论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与不足》、《“殇”文化:作为文学的反思》等一系列文学批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刊登在四川《当代文坛》,有的发表于辽宁《当代作家评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80年代末始纯文学被边缘化,此间大多文章则未能发表,后收入拙著《送你一片草珊瑚——当代文学跟踪》一书中,由人民中国出版社1995年出版。

可以说,自己走上文学批评这条道路首先得感谢扎西达娃。

因为喜欢扎西达娃,爱屋及乌,继而爱上了西部文学。较之于扎西达娃,西部文学应该是一个较为后起的概念。大凡从这一个历史阶段走过来的人都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的1985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概念,一个被写进文学史并将被一直探讨和研究着的一个现象,而西部文学则是这一年度乃至此后若干年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翘楚和逻辑重音。1985年1月17日《文学报》报道:《“西部文学”将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内容》,当时著名电影人钟惦棐提出“西部片”,赓即《当代文艺思潮》组织发起西部文学笔谈,将西部文学正式推上文坛。至此,中国西部文学一如黄土地上走来的新嫁娘,引起了整个当代文学界的审美瞩目,赫然瞩目!然而好景不长,西部文学的霍然崛起领起整个文学界的美学逐鹿,不久西部文学东渐,祖国东南西北中到处响起喜庆的吹打,遍地一新,这就是人们喋喋不休至今仍在不休喋喋着的寻根文学。不几年,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经过短暂的无限风光之后,转瞬之间跌入了低谷,再不久,“文学死了!”回顾过去的1985年,在这一年里,《当代文艺思潮》、《当代文艺探索》、《文艺新世纪》、《青年评论家》等文学研究刊物的崛起及其旋即相继停刊,颇耐人寻味,尤耐历史寻味……也许,这将是一个较为高难度的研究课题,非笔者浅虑妄可穿凿。现在,这里,我只想将自己与扎西达娃的几次通信中作家的关于西部文学的来信录之于此,作为对过去的那个时代、那一个时期文学的祭奠吧!

因为喜爱作家,曾一度沉浸在作家作品中不能自拔,于是设法与作家取得联系。我将文稿并致作家的信一起寄往西藏文学月刊《拉萨河》,感谢贵刊编辑的热情牵缘,不久接到作家的来信,这是第一次结识作家也是第一次了解作家关于中国西部文学的意见——

你好!

来信收到。前不久又收到《当代文艺思潮》的来信,要我回答几个问题。例如,“你承认西部文学吗”,“你认为西部文学的优势和弱点在哪里,其发展趋势如何?”等等。我把这封信给拉萨的几个年轻作家看,大家看后开了个座谈会。大家(包括我)一致认为:西藏的文学不应该属于西部文学(指目前这种意义上的),不论从历史、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它所具有的仅次于汉民族的古老丰富的文化,也像你所承认的西藏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基于以上几个大的方面,西藏的文学本身就具备了自身较为完善的特点,它就是西藏文学。当然,如果内地的一些理论家硬要将西藏文学归为西部文学的一部分,那是另一码事。至于其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和看法,几页信纸也难以说清。我们最好都明智一些,在这个问题上谁也不要企图说服谁。

重庆电视台将我的《巴桑》改编成了电视剧,目前正在拍摄中,估计春节期间将在中央台播出。我不得已泡在摄制组里。

本人的作品现在被人研究还谈不上,有些零星的评论文章,我也从未来得及收集过,有的甚至没有去看过。西藏有一两个搞评论的,也兼评拉萨其他几个青年作家的。北京民族研究所也有一两个人。从搞业余的看,你们江苏省有个小伙子跟我通信近两年,他在上什么夜大,评论我的作品写毕业论文。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互相通信。地址是江苏丹阳××路后街10号徐××收。

你的大作由于上面所谈(这些青年作家也包括西藏文学的编辑),就我的作品是否应列入西部文学在编辑部可能有争议,我尽力而为。

祝好!

扎西达娃

显而易见,关于西部文学,扎西达娃及其他的西藏文友们是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的。即,西部文学不惟在地域,更在其文化内蕴。在这个意义上说,西藏文学界是不愿意将自己划为西部文学之列的,他们更为看重的是“历史、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它所具有的仅次于汉民族的古老丰富的文化”,西藏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作家和他的文友们是太爱自己的民族了,尽管在他们的作品中一样洋溢着古朴、苍凉、粗犷、雄峻、浑厚的西部美,及其深邃的历史感觉,强烈的忧患意识、顽强开拓创新时代精神,但他们似乎始终不愿轻易和西部文学、西部作家相提并论。这些祖国大西南莽原上的年轻朋友们一直不愿意放弃铮铮执著于自己的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深沉的民族思考,始终匐身耕耘于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故土,一刻也没有停止作为优秀民族赤子朝着他们既定的理想目标不倦努力,并以自己辉煌的文学实绩、成就与贡献发展与壮大自己的民族文学。请看作家的再一次来信——

你好!原《拉萨河》编辑部转来的大作已收到,并已拜读。有些想法,说不好。

首先,大作充满 和宏大的气派,看得出你的才气,还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其中不乏独到鲜明之见,也令我折服。总之,真挚地向你表示感谢。

这两年,“西部文学”一时成为文艺界的话题,出现不少有关“西部”二字的刊名,以及评论和理论文章。由于种种原因,我对此了解甚少,只知皮毛。我以为“西部文学”这词首先从美国“西部文学”中出现,许多文章也因此将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文学作比较。我一直喜爱美国文学,也喜爱“西部片”,但总体说来,西部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此基础上产生与别的地域有所不同的文学。美国文学我想你不会比我知道得少。美国西部文学已成为一种精神,包括了冒险和开拓以及乐观主义等等,也是整个美国精神的一个部分。但有两点它与我国现在的“西部”文学有所不同。一,在美国文学史上(我指的是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批评家们并没有把“西部文学”放在一定的地位上。我们读了不少有关美国的现实主义、南方文学、黑人文学、犹太文学以及形形 的先锋派实验文学(如黑色幽默等)等专论,而西部文学似乎并没有被提到一定的位置上。这可能它在美国整个文学史中更多的只是以通俗文学的形式出现,并且直到后来走上了模式化的道路:荒原、快马、枪手、强盗、客栈、女人,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多数白色人种作家,并没有很好地挖掘西部地区在被开发之前曾经在此生活的印第安人的古老文化。当然在开拓时期,印第安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的劫难,而白人们以自己的到来开始写自己如何淘金,如何定居。总之,一切从开拓时期开始。这样,我们便若可看到一个古老文化的源流了。当然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所以它是一个大杂烩,其文学也是五花八门。但是这几百年它逐渐融汇成了自身的美国特色。另外,我说这些并非完全否定西部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价值,许多大作家也曾写过西部。但真正的大作家并不是单纯描写勇敢、决斗和冒险的故事能出现,如斯坦培克,他的名作从背景看也是西部地区,但所反映出的事情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西部故事。

再说我们的西部文学。我想除了地域的,更主要的应该是文化的。西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而且偌大的中国西部地区各种文化的形态与意识也相差甚大,除了陕西地区古老的先秦文化,新疆和邻近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文化以及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就西藏而言,对于内地许多人来说,又显得遥远而陌生,它本身又带有更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它悠久的历史和曾经出现的辉煌仅次于汉民族。我说远了,什么也没有说清,直接说我自己没有任何一大套理论为依据和后盾的观点。西藏的文学不属于“西部文学”,它只能属于“西藏文学”,它有着与汉民族文化根本的区别。它以佛教中喇嘛教在西藏统治千百年的历史而形成的这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虽然解放后与汉民族的文化互相渗透,甚至汉民族的文化在今天的西藏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是后话。我又说不清了。当然我本身对现在提出的“西部文学”这一概念尚未弄清,也许大家都未弄清,正在弄清,我期待。但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我以为在“西部文学”这个大范围中,不能忽略民族文学自身的特性。

还是抛开这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吧……拉美文学我同样喜爱,它使我受益匪浅。关于你作品中谈我的五篇小说,除了《自由人》,其余两篇都是早期作品(我又转题了),那是我创作道路上走过的脚印。我没想到不少人喜欢《自由人》。这是去年写的,我暂时中断了这个系列。但下一步肯定会陆续完成。我不知道你是否还缺乏些资料,因为就这三篇构成你的作品,我觉得稍嫌冗长,再者欠缺充实。如不嫌麻烦,我将今年以来发表的作品部分目录粗列几篇,望指教。

祝好!

扎西达娃

85、10、6

此与上一封信同,作者除了对于我们朋友之间相关文事作了一些解释说明及关照之外,似乎在专门就西部文学问题重申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在作家看来,西部文学这一概念起初并不被看好。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拥有自然地理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中国西部文学也庶几从美国西部文学引进而来。同是西部,同是西部文学,而无论就其内涵抑或外延说中、美之间则存在巨大差异,乃至形同天渊。其间,首先是人文上的差异。美国西部文学没有能够在主流文学史撰写者眼里、在诸多文学派别中占有一定地位,这应该归于这一文学流派自身的文化层次及其人文价值。古今中外优秀文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其思想的价值,文化的价值,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终极关怀和引领的价值。关于这些,美国西部文学显然差强人意。美国西部文学描绘的是早期美国开发西部的历史,是反映美国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学。西部文学中的灵魂人物——牛仔,成为世界范围的偶像。大多数白人作家笔下的西部文学一般不会去注意西部地区在被开发之前曾经在这里生活着的印第安人的古老文化,更不会关心开拓时期印第安人所遭到的毁灭性的的劫难,而只会去关注自己的如何淘金和定居,一切从开拓时期开始。特别是荒原、快马、枪手、女人,更是将西部文学模式化化和庸俗化。诚如作家所言,他们看重的是勇敢、决斗和冒险及开拓精神——诚然,这正是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极重要的部分,但它永远不会去关注这一地区人物的命运,包括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而显得十分肤浅与狭隘。与此构成构成鲜明对照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名作从背景看也是西部地区,但所反映出的作品思想内涵的所指与能指已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西部故事。这正是文学大师的高明处和伟大处,也正是如许文学巨擘被拥推于巍巍神坛之上的缘故。

而在中国,我们的西部和西部文学则与之完全不同甚尔相反。中国西部是古老华夏的一个部分,民族文化的发轫处,中华文明的摇篮。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人民与中国东部、南部、北部各民族同为黄色人种,一母同胞,情为手足,古往今来文化交往甚密,更留下昭君出塞、文成入藏诸多文化历史佳话,中国西部文学与它的雄浑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上溯至古《诗经》中的《秦风》、《豳风》,乃至周末反映烽火狼烟征战不断的《王风?君子于役》、《邶风?日月》等诗作,唐岑参等的边塞诗、新中国解放前后闻捷、柳青、武玉笑等老一辈作家创作,新边塞诗群,新时期作家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为领衔的西部作家群创作,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作家创作,从远古至当今,中国西部文学的文学理想、美学追求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文学乃时代的晴雨表和温度计,特别是历史进入新的时期,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时代崛起的一个战略组成部分,于是西部文学遂重新振兴起来,声势浩大、蔚为大观——此,着实令人刮目。而我们的西部开发与美国西部大开发无论从历史背景,还是开发型态、运作范式诸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区别:美国持之一贯的全球性扩张,这在骨子里还是昔年美国的西部拓荒精神,此与我们的着眼于西部社会沉重历史从中探寻时代发展契机从事开拓创新精神格格不入。因此,中、美西部文学之间的审美理想及其相应的文学价值观也就形同天渊。理解了这些,那么中、美西部开发和西部文学理想及其文学价值间的巨大差异,也就完全可以理解和显而易见的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扎西达娃对美国西部文学难以恭维、不乏微词,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坛刚刚发轫的新兴的西部文学似乎也就不抱太多幻想。

共 10449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作者早年所写的一篇关于扎西达娃与中国西部文学的评论。文章开头,作者先交待了自己所写的有关扎西达娃作品的一些评论,然后引出扎西达娃与中国西部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的崛起。而扎西达娃开创了一个西藏文学的新时期,他又不认可西藏文学被包含在中国西部文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篇幅引用了自己与扎西达娃关于问题的通信。从中,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扎西达娃作品的理解和扎西达娃本人对其创作的看法和对西部文学一说的看法,从而也让我们对扎西达娃及其作品以及西部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说这是交流中的再认识,是一篇别样的赏析。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1 楼 文友: 2015-12-21 2 :24:5 谢谢郭老师投稿支持星月,在这里问好了。

回复1 楼 文友: 2015-12-22 08:0 :52 感谢快乐君社长亲自操刀,感谢先生的辛苦编辑和精到解读。谢谢!

2 楼 文友: 2015-12-21 2 :25: 7 从这篇文章不但看到了郭老师的认真好学,还看到了对文坛的关注。令人敬佩。

 楼 文友: 2015-12-21 2 :26:22 有机会多向郭老师请教,也祝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立可安牌复方木香小檗碱片薏芽健脾凝胶治疗便秘吗东莞治疗癫痫病医院

藤黄健骨丸哪儿有卖
济宁都有哪些癫痫病医院
意可贴和西瓜霜治疗作用一样吗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