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业云构筑制造业共享经济新模式

2020-08-19 淮安装修公司

随着互联、物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互联从消费领域进一步向制造业领域的渗透拓展,加速了制造业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日前,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工业信息化研究室主任肖琳琳指出,全球制造业已经呈现出数字化、络化、智能化、本地化、绿色化、个性化发展趋势,数据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规模的生产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已经成为了这一轮新产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

A 、企业急需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转型升级

从产业组织方式来看,互联价值发现,资源聚合,大众协同的一些特性使得以层级制组织线性分工为特征的传统的组织方式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为特征的新型组织转变。无工厂的制造商和微型跨国公司也正在逐步崛起。与此同时,传统的以产品和生产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向以消费者为核心,以生产加服务为本转变,产业竞争也从单一环节向产业的生态竞争转变。

根据对全国5万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数据表明然后用另一端慢慢向上提拉,2014年我国企业两化融合指数为61.2%,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和差距也非常大,电子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要明显好于建材、轻工等行业,大型企业的两化融合远远高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两化融合的水平。

肖琳琳指出,调查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规模的企业,在目前这个新的经济形式与技术发展条件下,企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转型升级的需要都是非常迫切的。

2014年我国民人数达到了4.69亿元,络销售额和数量都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数字化互联的应用却非常缓慢,在企业应用中,云服务的渗透率只有21%,而美国达到了55%~6 %。在中小企业运营中,互联使用率仅有20%~25%,但美国却高达72%~85%。所以,我国互联的发展是以消费者而不是以企业为导向,未来企业互联的应用将会成为我国新的增长点。

权威机构预计,2025年互联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4万亿~14万亿元,这将取决于企业的应用程度。我国企业90%以上属于中小企业,对全国GDP贡献率超过了65%,是就业和创新的重要来源,但是研发能力弱、市场拓展能力不足、资金和人才匮乏、管理不规范等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希望能够以平台的形式将社会上闲散的制造资源集中汇集起来,提供给中小企业,同时能够把对中小企业实行限制的制造资源,实现市场化的配制,使分散在社会、企业中的智力资源,能够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使供求方和需求方能够实现对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 年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判处有期徒刑13年。潘永奎行贿罪、妨害作证罪成立,明确提出了要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同年工信部就实施了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确定了北京、天津、河北等16个省市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探索共享经济的新模式。

鞍山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无锡牛皮癣医院有哪些
石嘴山有没有白癜风医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