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要跑好最初一公里永恒

2021-05-27 淮安装修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 从居民习惯养成这个源头开始跑好最初一公里,垃圾分类的整个链条才有良性运转的可能

一个废弃的塑料瓶,必须被分解成瓶身、瓶盖和塑料膜三部分后,才能分别投入3个垃圾桶。据说这个最初由杭州市几位居民发起的垃圾分类小站,如今已有上百户家庭参与其中了。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垃圾分类可谓被寄予厚望。15年前,从8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启动。15年过去了,试点依旧在进行,且进展得并不顺利。要理顺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涉及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的诸多细节。杭州这个社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垃圾分类除了要打通各种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调动居民积极性跑好最初一公里,也同样很关键。收集、清运、处理在垃圾分类处理的各个环节,居民是第一道关口。相比于垃圾分类站处理堆积如山的垃圾来说,从家庭开始的垃圾分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决定着此后各个环节的效果。

其实,多年来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已经有了一定效果,许多人已经具备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但要将认识转化为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年前,在笔者居住的小区,每幢楼下的门厅都配置了好几个崭新的垃圾桶,实行分类投放。然而,就算居民在家分好类,很多时候,垃圾装车都是混收混运、一股脑倒在一起。这样做,不仅达不到分类效果,更会毁掉居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参与热情,以后想要修复就会难上加难。

所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就垃圾分类而言,有关方面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章立制的同时,要从细节着手引导居民习惯成自然。只有从居民习惯养成这个源头开始跑好最初一公里,垃圾分类的整个链条才有良性运转的可能。

长春白癜风医院南昌治妇科医院吉安治白癜风哪里最好哈尔滨医院男科哪好
拉萨前列腺炎治疗多少钱
呼和浩特治疗卵巢炎费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