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老花眼-
2020-08-08 淮安装修公司
首先,以一个故事开头吧!
前几天和室友一起去打排球,不料她眼镜被打坏了,无耐只能拉着一个“小瞎子”重新去配了一副眼镜
眼镜店师傅:过来,验一下光
她:嗯
眼镜店师傅:左眼450,散光50,右眼625
她:纳尼?又升了,还散光?
我:【大脑飞速思考】散光?散光?妈呀!
好熟,好熟!哪个老师讲来着?【哭】
那么什么是散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吧!
如图所示为眼球的水平剖面图
眼球的前面是一层凸出的透明膜,称为角膜,光线通过它进入眼内。
角膜后面是虹膜,虹膜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瞳孔,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
虹膜的后面是晶状体,它是一个透明而有弹性的组织,形如一个双凸透镜,其表面的曲率半径随睫状肌的张缩而改变,眼球的内层为视网膜,其上布满了视觉神经,是光线成像的地方。
视网膜正对瞳孔的位置上有一黄色的小区域,称为黄斑,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觉神经最敏感的地方。
在角膜,虹膜和晶状体之间充满了透明的水状液,称为房水。
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充满了另一种透明的液体,为玻璃体。
外界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几次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眼睛不调节时,若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折射后刚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种屈光正常的眼睛成为正视眼,否则称为非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等,如下图:
近视
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变小,焦度过大,对光线的偏折太小),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矫正:凹透镜
如图,佩戴一副适当焦度的凹透镜,让光线经凹透镜适当发散后,再经眼睛折射刚好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远视
远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屈光性远视,角膜或晶状体的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变大,焦度过小,对光线的偏折太小),故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
矫正:凸透镜
如上图,佩戴一副适当焦度的凸透镜,平行光先经过凸透镜会聚,再经过眼睛折射交于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
老花(“老视”或“视力老化”)
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来表示,它是指眼作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近点离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正常人随年龄的增长,近点将逐渐移远,近点移远表明晶状体的弹性减小(硬度增加),眼的调节能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散光
正常人眼的角膜表面呈正球面,球面各经线的曲率都相等,因而到达角膜表面各个点上的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均能聚焦于视网膜上,散光主要由于角膜表面不同经线上的曲率不等所致。
入射光线中,部分经曲率较大的角膜表面折射而聚焦于视网膜之前,部分经曲率正常的角膜表面折射而聚焦于视网膜上,还有部分经曲率较小的角膜表面折射而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因此,平行光线经过角膜表面的不同经线入眼后不能聚焦于同一焦平面上,造成视物不清或物像变形。
此外,散光也可因晶状体表面各经线的曲率不等,或在外力作用下晶状体被挤出其正常位置而产生,眼外伤造成的角膜表面畸形可产生不规则散光,但这些情况比较少见。
矫正:柱面镜
